您在这里:贝斯特官网登录3344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高层建筑盲目“攀高” 城市消防不得不防
发布时间:2011-02-15
作为地标,超高层建筑是城市迈入“国际大都市”的标志之一。上海、北京、天津、重庆、广州、南京、杭州都已出现300米以上的摩天大楼。然而,近两年,先后发生在上海、沈阳等地的高楼特大火灾,“烧”开了摩天楼暗藏的消防安全隐患,也为城镇化进程中的盲目“ 攀高”鸣响风险警钟。
摩天大楼
消防的“先天之痛”
火灾,被消防界称为高层建筑的“先天之痛”。“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体现在火势蔓延快、疏散困难、扑救难度大、火险隐患多等方面。”北京市消防局防火部部长谭林峰说。
消防专业人士表示,高层建筑内部拥有大量管道、竖井、楼梯间、电梯井、排气道等各种纵向通道,会形成“烟囱效应”。此外,高空位置气流运行速度快等高层建筑不可避免的因素,也会加速高层火势蔓延。
上海市消防局的试验测试数据显示,一座100米高度的建筑,在无阻挡的情况下,烟气依靠纵向管井扩散至顶层仅需30秒钟,由此整幢建筑顷刻间就会变成“立体火场”。
高层建筑中复合地板、墙壁贴面、地毯大多为有机、复合材料,碳氢化合物燃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在建筑火灾导致的死亡中,约八成为烟气中毒窒息而亡。
除去“烟囱效应”、“有毒气体”,楼梯疏散通道拥挤而漫长,是高层建筑应战火灾的第三个“先天不足”。消防专家指出,楼层多、人员集中、疏散距离长是高层建筑的特点。各种纵向通道的拔气力大,导致火势和烟雾蔓延快,用于疏散的楼梯间一旦进入烟气,会严重影响疏散。
据了解,中国自2005年起规定超过10层的住宅建筑和超过24米高的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米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副局长李进说,目前北京市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大约60座。
在金融中心上海,消防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4米以上的高层建筑超过万幢,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几百幢。在中国“十朝古都”西安,24米以上的高层建筑也已有2000多座。
大量高层、超高层建筑在人口众多的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拔地而起。然而,常规云梯车最多四五十米的救火高度,水枪射程也仅几十米,直升机灭火难以连接室外消防栓……
同样不可避免的是应对火灾的救援能力、灭火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奋力追赶”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速度。
此外,不少高层建筑的消防电梯形同虚设。火灾发生后,几十层高的楼,消防员也只能走楼梯,体力严重透支,人员、装备都不能及时到位,难以迅速控制火势。
城市化迅猛
城市灾难可能会增加
上海、北京、天津、重庆、广州、南京、杭州都已出现300米以上的摩天大楼。面对中国许多城市的建筑密度过大,上海城市灾害防御协会副会长火恩杰认为,城市规划应综合考虑各种“止灾因子”,不能一味追求商业利润,更不可盲目“攀高”。
上海“11·15”火灾现场多名幸存者、目击者反映,看到大楼窗外施工的保温材料在燃烧。楼体施工现场的尼龙织网、毛竹片、聚氨酯泡沫都是易燃物,特别是包裹楼体的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燃烧后产生含有剧毒氰化氢的气体,吸入可导致中毒死亡。
对比中国进行的建筑节能综合改造项目,西方发达国家用更好的节能方式为建筑外墙“做保温层”。
此外,美国防火法规规定,凡高层民用建筑必须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装置、紧急照明设备、紧急排烟设备和安全疏散设施。
国外一些国家规定,高层建筑每14层会有一个由特殊阻燃材料建成的“避难层”。配备的专门增压设备可将空气往避难层以外压出,防止有毒烟气、火苗侵入。此外,还有“逃生梯”“逃生井”等逃生通道,并以制度保障公民接受“逃生”的培训和演练。
面对中国许多城市的建筑密度过大,上海城市灾害防御协会副会长火恩杰认为,城市规划应综合考虑各种“止灾因子”,不能一味追求商业利润,更不可盲目“攀高”。
“城镇化过程中应做好整体的区域规划和空间规划,以应对城镇化飞速发展带来的消防压力。”北京消防局副局长李进说。
前不久,记者获悉北京市将在一至两年内为市内58座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安装消防综合数字预案系统和消防训练系统,以应对高层防火难题。
李进说,这个课题旨在解决火灾中高层建筑人员疏散和消防队员定位问题。目前,329.9米高的国贸三期和央视大楼已完成数字化系统的研发工作。
超高建筑的超难度逃生
自救与防灾是逃离灾难的“防火墙”。然而,高层火灾不仅体现在救援难,更在于居民自行逃离火海难。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规范研究室主任倪照鹏对记者表示:“超过50米的楼层高度,基本上主要靠自防自救,楼梯间防火通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中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高层建筑因火灾时疏散困难,云梯车需要较大工作半径,建筑物间防火距离不得小于13米”、“高层建筑须设封闭的或防烟的楼梯间”、“高层或地下建筑的走道、楼梯间及消防电梯前室等,应按情况安排自然排烟或机械排烟设施”、“超高层建筑应增设暂时安全区或避难层,还可设屋顶直升机机场”。
然而,另一现状是,中国一些大城市建筑密集,尤其许多老式住宅建筑没有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自救与防灾的“防火墙”并非搭建牢固。
楼梯防火通道的防火门通常有自动闭门器,在平时原本应保持关闭。一些居民为出入方便,用各种器具长期将楼梯间的防火门顶开,甚至导致自动闭门器失灵,并在疏散通道堆放大量杂物。
火灾发生时,敞开的防火门不但无法阻挡烟火,反而使纵向的疏散通道成为“烟囱”,加速有毒烟气和火势的蔓延。此外,很多高层建筑的疏散通道成为公共仓库,长年堆放杂物。
倪照鹏说:“为防范高层火灾重大灾难性后果,对楼梯防火通道中防烟系统和防火门等设备进行日常保养、保障运行尤为重要。”
在发达国家,高层建筑除设立避难层,配备消防滑梯、自垂救生索、安全绳、袖珍降落伞等救生器材外,公民几乎都受过以制度为保障的“逃生”培训,甚至学龄前的孩童都晓得小小打火机可酿成重大灾难。居民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的增强,好比积极构建自救与防灾的“防火墙”。
“平日制订完善的火灾逃生预案,加强高层建筑内的人员逃生演练也很重要。此外,要加强对电梯用于高层建筑特别是超高层建筑内人员疏散的系统研究。”倪照鹏说。
目前,多地部署防火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北京市正在部署针对高层建筑和各施工工地的防火安全检查,尤其将针对高层建筑、特别是居民楼的消防设备设施等进行检查,并将组织火灾疏散演练。